报告基于对2487家境内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调查,揭示了尽管全球局势复杂,人民币国际化仍取得显著进展。
2023年人民币跨境产品使用显著增长,跨境贸易结算仍是境内企业使用最多的产品,而跨境现金管理成为境外企业使用增长最快的产品。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吸引了全球投资者,超过50%的金融机构计划增持人民币债券和中国A股。英国成为人民币活动增长最显著的离岸市场,67%的境内企业选择英国进行离岸人民币财富管理。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满足了境内外各类主体的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人民币保持中国第一大跨境收付货币,稳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建设银行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推动者,2023年为5万余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突破4万亿元。
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地位、人民币金融市场的现状、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民币在英国的使用情况。特别提到,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如熊猫债发行机制的优化、债券市场加大开放等,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挑战方面,报告指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人民币汇率波动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然而,境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有所提升,认为中国经济前景导致人民币不确定性的机构相比去年大幅下降。
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绿色低碳领域的人民币使用增加等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动力。报告强调了伦敦金融中心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英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发展潜力。
来源:中国建设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