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在过去15年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惊人增长,达到600%,自2017年起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银行品牌价值的领导者。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银行业的韧性,也彰显了其在全球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需在应对变化的同时保持连续性。国家优先事项、技术进步和对可持续性的坚定承诺,共同推动了中国银行业的增长。行政管理部门2024年的“五大重点领域”——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包容性金融、养老金金融和数字金融,反映了中国在加强银行业方面的前瞻性做法,科技和可持续性是这一转型的核心。
在零售银行业务市场(B2C),大型国有银行凭借其广泛的知名度和深厚的信任度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在关键品牌指标中持续位居前列,正逐步挑战国有银行的领导地位。消费者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具创新性,特别是在数字化服务和个性化金融咨询方面。报告还指出,高客户满意度是提升忠诚度和盈利能力的关键,而小型银行在定制化服务和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在对公银行业务市场(B2B),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层级化特征。大型商业银行和领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通过不断加强品牌影响力和深化业务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企业客户在选择银行合作伙伴时,银行在对公银行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是关键考量因素。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资源和声誉在这一指标上得分较高,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银行业在数字经济技术和ESG原则的双重驱动下,正步入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国有大型银行和商业银行通过平衡传统业务与前沿创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面对外部挑战,如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房地产市场调整,中国银行业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适应性,并预期维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中国银行业不仅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做好“五大领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Brand Fin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