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5年间,中国银行业在全球500强榜单中的品牌价值实现了超过600%的增长,并自2017年起超越美国,持续领跑全球银行品牌价值。尽管疫情带来了波动,但中国银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大型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也在稳步增长,体现了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面对全球贸易格局变化、消费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宏观趋势,以及金融科技等多维度技术的融合,中国银行业需持续深耕金融科技领域,广泛涉猎新兴金融领域,以创新驱动发展,灵活调整品牌战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的“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为中国银行业的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
在零售银行业务市场,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广泛的知名度和深厚的信任度占据主导地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在核心品牌评价指标上持续名列前茅,正逐步向大型商业银行的领先位置看齐。消费者在选择银行时,信任度、自助取款机与网点服务的便捷性以及高性价比服务/产品是关键驱动因素。大型商业银行在信任度方面表现突出,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在创新度上更具优势,特别是在数字化服务和个性化金融咨询方面。
在对公银行业务市场,大型商业银行和领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样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客户在选择银行合作伙伴时,银行在对公银行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是关键考量因素。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资源和声誉在这一指标上得分较高,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银行业正步入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国有大型银行与商业银行并驾齐驱,通过平衡传统业务与前沿创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及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在数字化技术和ESG原则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银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适应力,预计将维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Brand Fin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