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ADC药物的市场成功,偶联药物研发热潮再起,RDC、PDC、SMDC等新型偶联药物受市场青睐。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球有1278条偶联药物临床管线,其中ADC药物近900条,RDC近300条,适应症不断拓宽,还进军疾病诊断领域。
全球偶联药物市场将维持高速增长,ADC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9.1%,预计2030年将达662亿美元。国家政策支持、医疗需求增加、资本投入等因素推动了偶联药物的发展。已上市ADC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临床效果显著,如Mylotarg、Kadcyla®、Enhertu®等,展现了不同的临床优势。
在研管线方面,全球ADC在研临床试验登记项目超800项,主要针对实体瘤,热门靶点包括HER2、TROP2等。RDC药物利用肿瘤抗原特异性分子载体递送放射性核素,2016年至今全球已有11种RDC新药获批上市。PDC药物由多肽、连接子和有效载荷构成,具有多种优势,目前在研管线中针对不同靶点和适应症布局较多。
SMDC及其他新型偶联药物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如ISAC、AOC、ACC、APC等,这些药物通过创新的偶联策略提升靶向性和治疗效果,不断拓展适应症领域。在资本市场表现上,ADC药物领域投资持续火热,中国成为全球药物领域主要出让方。RDC药物产业融资情况在创新药领域表现突出,跨国药企纷纷加入RDC领域的收购战。PDC药物以其技术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资本投入。SMDC药物资本市场表现也显示出其未来发展潜力。
来源:沙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