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车辆与平台是影响Robotaxi落地的三大关键要素。技术层面,行业正从规则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大模型的应用为AI带来了质变突破。运营车辆的发展经历了后装手工、前装量产到正向研发的三个阶段,目前市场主流为前装量产车辆,但头部玩家已开启正向研发。出行平台则从自建阶段发展到接入第三方阶段,Robotaxi服务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市场格局方面,玩家分为三类:无人驾驶技术公司、车厂和出行平台。无人驾驶技术公司作为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大部分亲自参与运营Robotaxi,是行业的主力军。车厂则分为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两种情况,而出行平台则是Robotaxi出行服务的线上预约平台。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Robotaxi玩家的技术实力、运营积累和商业化进度,指出有无安全员是技术能力的分水岭。运营积累方面,行驶数据的多寡直接影响算法迭代的速度和质量。商业化进度上,虽然大部分Robotaxi服务已开始收费运营,但行业头部预计2024年年底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实现盈利。
在政策层面,国内Robotaxi领域的政策不断完善,从准许上路到全无人商业运营,包含责任承担等细则在内的政策体系逐渐建立。北京、武汉、广州、上海、深圳、重庆等城市在政策推进上走在前列。
预测了Robotaxi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Robotaxi在网约车市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近5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0亿元。城市Robotaxi运营成熟度评价指标,将国内运营城市分为三个梯队,其中武汉、北京成熟度最高。
来源: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