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AI算力行业发展报告》由甲子光年智库出品,剖析了AI算力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算法技术的突破,尤其是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的发展,AI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自2010年以来,算力需求翻倍时间从21.3个月缩短至5.7个月,特别是在2015-2016年大模型时代开启后,训练算力需求激增,预计未来十年AI算力需求将再增长500倍。
AI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算力市场带来了新机遇。2023年全球AI市场收入达5381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9000亿美元。全球AI领域投融资活跃,2024年Q1完成1779笔融资交易,总额达216亿美元。在企业分布上,全球AI企业呈现“中美主导”格局,美国和中国的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近一半。
算力作为AI产业的基石,其发展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算力发展,如《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等,旨在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产业发展。各省市也积极响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地方算力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数据中心的集约化发展。
满足大模型需求的算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计算能力、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优化。算力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解决低时延数据交换、节点间计算负载均衡分配等问题,还要考虑不同应用场景对算力效率、调度灵活性、扩展性、安全稳定和成本效益的独特需求。
在AI算力的供给方面,芯片、服务器、智算中心、云服务等不同层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AI芯片作为智算产业的核心,其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报告也关注到了AI芯片国产化的重要性,以及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措施对中国AI芯片产业的影响。
报告进一步智算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指出智算中心以xPU为核心,单机柜功率密度高,耗电量大。中国的智算中心建设正在加速,截至2024年6月,数据中心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246EFLOPS(FP32),智算同比增速超过65%。
在AI服务器市场,全球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AI服务器的出货量从2020年的15万台激增至2023年的36万台,预计到2028年,中国AI服务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33亿人民币。
来源:甲子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