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典型案例集》由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联合发布,详细十二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的培育情况,旨在推动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义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该线路自2009年开通以来,已成为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联运量达到16.3万标箱,同比增长13.7%。线路依托沪昆-萧甬和甬金线运作,服务“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重要载体。通过与船公司签订海铁联运全程运输协议,实现了“一单制”应用,提高了运输效率。
南京(龙潭港区)—南京(龙潭站)—上海(洋山港区)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于2022年2月开通,实现了隔天班常态化班列运营,并于2024年4月实现“天天班”常态化班列运营。该线路主要运输洗衣机、冰箱等出口产品,2023年完成集装箱箱量2.66万标箱,同比增长87.95%。线路通过创新“三位一体”专用线运营模式,新建锂电池专用堆场,优化联运组织和作业模式,加速港口绿色、智慧改造,推动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大力推广应用多式联运“一单制”。
天津港中蒙俄跨境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途径天津港、集宁、二连浩特等主要站点,2023年完成8.3万标准箱。线路通过推动铁路场站能力扩容,织密内陆物流网络,组织实施“铁路快通”工程,打造港城班列“快速路”,创新推动“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推动“一箱到底”服务升级,积极推动“一单制”模式应用推广,合作建设中蒙物流园,持续扩大区域协同合作。
广州港—株洲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是湘粤非通道的核心联运线路,自2021年9月开通运营以来,已实现每周定时定点开行。线路在通关效率、运输组织效率、全程运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带动通道运量快速增长。2021年至今,湘粤非通道铁水联运班列累计发送1196列、10.9万TEU,其中本线路累计发运867列、8.2万TEU,分别占通道总运量的72.5%、75.3%。
陆海新通道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是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运输方式,立足东中西三条主通道,打造从重庆各铁路站点出发,铁路经陆海新通道东线湖南怀化或中线贵州贵阳至广西钦州港,再通过海运至东盟国家的国际多式联运高效组织体系。2023年公司运营铁水联运量超20万标箱,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品类超过1000种,物流网络现已拓展到18省73市156个站点,通达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
来源:交通运输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