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身故风险韧性指数区域发展分析》报告由瑞再研究院发布,分析了中国家庭面对主要收入者逝世时维持生活水平的保障需求。报告指出,中国身故风险韧性在过去十年呈下降趋势,2023年有所回升,但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寿险市场的回暖是提升身故韧性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达的华北和华东南地区身故韧性较高,超过40%,而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寿险保障程度是造成地区间身故韧性差异的关键因素。报告估计,要完全弥补中国的身故风险保障缺口,需要增加约5000亿元的保障型寿险保费。
报告强调,寿险市场的发展需要行业、监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寿险公司需要加强承保纪律,推动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随着中国家庭风险意识的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预计寿险市场将保持稳定发展,进一步增强身故韧性。
报告还提到,中国居民收入和家庭财富的增长,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和家庭规模缩小,导致家庭抚养压力上升和身故风险敞口扩大。尽管如此,中国的寿险保障水平与亚太发达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寿险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报告建议保险监管应继续推动行业规范化和市场化发展,保险公司需严控成本,强化承保纪律,并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以促进业务的可持续经营。同时,商业部门与政府部门可以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形成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良性互动。
来源:瑞再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