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IIGF)撰写,是“中国与非洲能源转型政策报告系列”的第一篇,专注于津巴布韦的能源转型问题。报告指出,全球对新兴战略矿产需求的快速增长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治理上的挑战。针对非洲国家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缺口问题,研究设计了“矿业-能源联动发展”(MEND)分析框架,旨在深入探讨解决方案。
报告以津巴布韦锂矿开采项目Z1为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该国矿业和电力行业的投资情况。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项目中采用了创新的电力解决方案,如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和计划建造太阳能光伏电站,为采矿作业提供可靠电力,但对周边社区电气化贡献有限。企业正通过捐赠太阳能灯等方式改善社区能源状况。
报告建议,为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电力解决方案,需要统筹各方资源优势,将公共、私营和民间参与者联系起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对实现MEND框架中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此外,非洲国家的电力监管机构对创新型供电模式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报告还提出,中国和津巴布韦监管和金融机构应制定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推进MEND框架中的发展效益,防止资源诅咒问题。矿电联动发展的成功依赖于矿产品销售产生的现金流,这种联动模式与以往中国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有显著不同,若能实现MEND框架下的发展目标,将是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良好尝试。
最后,报告强调,矿业投资的收益再分配机制对于受援国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需要适当的制度框架来支持。同时,MEND方法的成功实施有望充分释放关键矿产投资的发展潜力,促进受援国的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II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