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转折年,企业正加速从业务数字化迈向业务智能化。大模型的突破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为企业实现产品/流程的革新提供先进生产工具,引领企业和产业迈入智能创新的新阶段。对于企业人而言,其将不再局限于思考“如何在产品/流程中增加智能化能力”,而需要更多关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实现产品/流程的革新”。
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引发计算范式之变、产业动量之变,以及算力服务格局之变。未来几年,构建和调优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以满足应用需求,将为整个基础设施市场带来改变和发展机遇。
从计算范式角度而言,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将持续向高性能、高互联等方向演进以更高的计算能力和链接速度加速实现大规模参数和数据集的训练和调优;不断提升算力泛在性,推进人工智能在云-边-端的覆盖,满足无处不在的智能化需求;通过优化计算架构、算法和软件栈,支持多元异构算力的协同,构建软硬件生态,加速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从产业动量角度而言,基础模型技术的突破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催生新的玩家和投资机会,基础模型的持续迭代、调优、场景适配和部署、落地等对基础设施层、模型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提出新的需求,带来新的服务模式,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门槛,通过微调等方法实现与下游任务的适配,加速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软件的开发、部署和应用,为用户和行业提供更多创新应用。
从算力服务角度而言,传统算力资源虚拟化共享复用的机制难以满足大模型时代企业对于集群式的高性能算力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加速企业更多地使用人工智能就绪的数据中心设施和人工智能服务器群,供应商需要具备提供定制化的、优化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满足单个用户对训练和推理资源的独占式、大规模、长时间使用的诉求,并缩短部署时间、提高对数据和输出的控制,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成本优化。
从感知智能到生成式智能,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显著拉动了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的增长。IDC预计,全球人工智能硬件市场(服务器)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7亿美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3%;在中国,预计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美元,同比增长82.5%,2027年将达到134亿美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1.8%。从算力规模而言,预计到2027年通用算力规模将达到11733 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达1117.4 EFLOPS;2022-2027年期间,预计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3.9%,同期通用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6.6%。
中国市场对智能算力供给能力的衡量标准将加速演变,未来应用为导向、系统设计为核心将是算力升级的主要路径。中国市场对于算力供给能力的评估指标将从硬件性能向应用效果转变,企业在获得算力服务的过程中,会增加对于诸如单位时间可处理Token数量、可靠性、时延、训练时间和资金成本、数据集质量等指标的关注。技术提供商需要以应用为导向,系统为核心,构建算力基础设施,提高算力利用率,提升诸如卡间互联、多节点间互联等水平,通过灵活可扩展的集群满足市场的需求。
来源:IDC&浪潮信息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内容涵盖但不限于(市面上有的基本都有):
1、互联网运营、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
2、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等;
3、新技术(5G)、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类;
4、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麦肯锡、德勤等;
5、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出行类等;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圣香智库社群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