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指数报告(2024)》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和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旨在量化评估全国城市地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成效差异。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新市民群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金融需求与服务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报告通过构建包含使用情况和质量情况两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涵盖了支付结算、贷款融资、投资理财、信用免押和保险产品等20个具体指标,编制了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指数”。
研究发现,东部沿海省份的新市民数字金融指数整体较高,而东北地区相对较低,呈现出“胡焕庸线”的特征。总指数排名前50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杭州市位列第一。省级层面上,上海市、北京市和浙江省位列前三。新(老)市民的指数比较分析显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的老市民在数字金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均远超同城市新市民,表明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有待提升。
报告还对新市民消费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居民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新市民增势较好。但存在的问题包括耐用品消费比例偏低、服务类消费占比较高、非耐用品消费占比持续下降等。报告基于数字金融服务指数,对数字金融与新(老)市民消费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新市民消费发展,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报告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优化数字金融服务支持、发挥数字金融赋能作用、持续健全消费支持政策和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推动保险行业从科技赋能向科技引领的转变,共创保险行业的美好未来。
来源:清华五道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