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页|2024年气候风险如何影响亚太地区金融机构报告

2025-02-27 其他报告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半壁江山”,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同时也孕育着转型的机遇。金融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不仅受到气候风险的直接影响,更是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亚太地区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风险方面已有所行动,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约13%的机构设定了融资排放净零目标,23%将气候战略列为核心议题,19%制定了气候适应性计划,35%开展了气候物理风险情景分析,显示出机构在风险认知与管理上的逐步深化。然而,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在目标设定和具体落实上仍显不足,特别是在范围三排放的管理上,多数机构尚未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

气候变化对亚太不同地区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南亚地区到2050年可能面临高达GDP 12%的经济损失,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摒弃“一刀切”的应对策略,转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法,以有效应对各自市场所面临的独特挑战。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报告揭示了金融机构面临的商业风险与机遇。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受气候变化威胁严重,仅6.3%的企业设定了生物多样性相关承诺。金融机构需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识别并管理在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业务活动,以规避潜在的法律、监管和市场风险。

报告通过中银香港的案例研究,展示了金融机构如何通过设定碳中和目标、引导资本流向、完善治理结构等措施,积极应对气候风险并把握机遇。中银香港的经验表明,金融机构能够在支持碳密集型行业转型、推动低碳发展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呼吁亚太地区的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对气候风险的认知与管理能力,加强在净零排放目标设定、气候适应性规划、情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同时积极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挑战,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银行

知识星球.jpg

欢迎加入圣香智库,下载所有精华报告。

1、请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2、知识星球用于圣香所有报告分享平台,加入后即可下载;
3、加入后免费提问、免费下载所有报告,无任何限制;
4、越早加入福利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