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分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如《“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为行业繁荣提供了政策保障。2023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74万亿元,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地方政府也积极上线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数据共享。
报告从人才供给、需求、薪资发展和人才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数据分析行业人才指数指标体系,对城市和行业的人才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估。在城市排名中,北京、杭州、上海位居前三,这些城市在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需求、薪资和环境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和城市数字化建设方面,杭州的高质量发展使其综合竞争力排名跃居第二。而在行业排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排名前五,这些行业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数据分析行业人才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特点明显,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在数据分析行业人才指数上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报告对西安市和吉林省等地区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了这些地区在数据分析人才发展方面的现状和挑战,以及政策环境对人才发展的影响。
在人才培养方面,报告强调了高校、企业和政府在数据分析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企业则通过内部培训和项目实践,提升了员工的数据分析能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报告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数据分析人才的供给质量。
来源: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