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页|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

2025-02-27 科技教育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在国家能源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融合,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无人驾驶技术在露天煤矿的应用尤为突出,不仅提升了安全保障,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露天煤矿的发展历程,国外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自动化、信息化开采,而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7年洛钼集团率先使用无人采矿设备,此后国内多个矿区开展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与探索。截至2024年9月,我国已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的露天煤矿部署了大量无人驾驶矿卡,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在12处露天煤矿部署了461台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的卡车,累计运行里程超700万公里,运输量超5500万立方米,平均运行效率达有人驾驶的87.3%,最高可达96%。

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原理,包括环境感知、融合定位、控制决策和协同作业等,并提出了通用架构,涵盖智能云控平台、车端无人驾驶系统、线控平台和协同作业系统。市场分析,指出我国露天煤矿矿卡年需求量保持在30000辆左右,且正朝电动/智能化方向发展。无人驾驶矿卡市场主要分为方案商、主机厂和IT厂商三类,其中方案商市场份额接近80%。

成熟度评价模型,将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应用成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从初期尝试到全面部署,为矿企评估自身无人驾驶技术应用的成熟度水平提供了框架和参考。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国家能源集团的多个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包括减少人力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事故率等。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知识星球.jpg

欢迎加入圣香智库,下载所有精华报告。

1、请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2、知识星球用于圣香所有报告分享平台,加入后即可下载;
3、加入后免费提问、免费下载所有报告,无任何限制;
4、越早加入福利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