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跨境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至2012年的快速发展期,2013年至2019年的政策宽松期,以及202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监管政策的不断利好为行业发展有力支持,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为跨境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更多空间。
在战略层面,白皮书强调商业银行应明确战略目标,制定核心策略,建设业务能力,并完善支撑体系。这包括跨境联动一体化、重点牌照突破、跨界模式设计、爆款产品特色化、传统产品升级、创新产品场景挖掘、综合服务生态化、渠道管理、账户体系统筹化等方面。银行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进行战略设计,确保战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业务实践方面,白皮书展示了领先的商业银行已具备完善的跨境金融产品体系,涵盖跨境结算、贸易融资、跨境投融资、外汇交易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客户在跨境金融活动中的多样化需求,还帮助客户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银行还通过优化客户旅程、创新金融服务场景、发挥海外触点优势等方式,提升客户体验,拓展市场份额。
商业银行在跨境金融业务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产品同质化程度高,难以凸显差异化优势;业务实操中的客观差异,如语言沟通、法律环境、地理位置限制等,增加了尽调成本和难度;跨境担保法律法规的复杂性,要求银行具备更强的法律合规解读能力;贷后管理的及时性难以满足,需要引入前沿金融科技技术实现货物的动态实时监控。
白皮书认为商业银行应承接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使命,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守正创新。这包括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及加强风险管控。银行应关注平衡扩大开放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强化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完善风险应对,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来源:普华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