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但消费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低迷等。2024年前三季度,消费情绪意外低迷,零售额增长低于预期,资产价格波动,经济前景不明朗。食品、汽车等部分领域表现强劲,电子商务仍是亮点,2023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8.4%。
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重大变革,新的消费模式和场景不断涌现。城市漫步、国内旅游、沉浸式城市景观探索等主题流行,体育经济在奥运年期间蓬勃发展,推动了对户外运动装备的需求。数字化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企业的各种策略,中国消费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高,为品牌创新机会。
在消费趋势方面,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精打细算,仔细比较不同渠道和零售商的价格,搜索不同促销或折扣活动。消费者对价格标签高度敏感,零售商需要关注整体经济状况及其对消费者信心和消费行为的潜在影响,并考虑灵活的经营策略。消费者对新经济模式的强烈认可和积极参与,表明国内品牌应积极融入新经济元素,寻求增长。
代际财富转移将推动新增长,预计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奢侈品市场。奢侈品品牌需调整战略,以满足新兴富裕群体的需求。中国消费者对网络购物平台的信心与日俱增,奢侈品电子商务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品牌故事方面,讲述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是吸引消费者和培养忠诚度的关键。中国消费者热衷于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前会查看很多网络评价和社交媒体推荐。社交媒体在中国普通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消费者对气候议题认识的普遍提升,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越来越敏感的话题,并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半数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会购买更加可持续的产品或气候影响较小的产品。中国消费者对各行业品牌的信任溢价也明显高于全球消费者。
在渠道创新方面,零售商必须调整策略,打造流畅的跨平台购物体验以吸引客户。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与保健,在保健、食品消费和体育活动方面的习惯也随之发生转变。2023年运动和健身市场总值突破了550亿美元大关。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中国发明家提交的生成式相关专利数量超过38,000项,是美国的六倍多。
中国的消费市场和职场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中国拥有7.4亿就业人员,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影响市场趋势和职场动向上扮演着双重角色。零售商可以探索人机智慧协作、敏捷人才队伍、客户导向设计和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治理等重塑途径,以综合利用AI和人类员工取得更好的成果。
来源:普华永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