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算法与AI大模型的用户认知调研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及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完成。消费者对AI大模型和算法的认知、态度以及风险感知,旨在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尽管AI大模型和算法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消费者对其基础认知仍相对有限。多数受访者对AI大模型的运作机制缺乏了解,且超半数未使用过AI大模型。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实用性和积极影响给予了高度认可,尤其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消费者期待与AI大模型建立更深层次的互动,不仅作为工具,还能成为伙伴。
在风险认知方面,消费者普遍认为AI大模型存在风险,但多数人认为这些风险可控。隐私保护和就业替代问题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风险点。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性能满意度不高,认为存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挑战,以及生产结果不够令人满意的问题。
发现,消费者对算法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对个人信息标签的算法推荐接受程度有所提升。在算法安全方面,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有所减弱,但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算法公平性方面,消费者认为信息扭曲现象有所好转,差别定价行为也有所改善。在算法向善方面,消费者对算法自动推荐信息流的正向评价有所提高,认为平台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有所进步。
与国际社会的对比显示,中国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AI工作原理的了解程度可能更高。国内外青少年群体对AI大模型态度都相对积极,但国内青少年更少担心就业压力。隐私保护和失业风险是国内外青少年普遍关注的议题,但国际青少年还更加关注算法偏见、技术问题和武器研发等风险。
期待在未来实现技术创新和法律法规的协同完善。公众对AI大模型安全的相关法规及自身的合法权益了解有限,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
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