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剖析了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与挑战。尽管中欧建交50年来取得显著进展,但当前关系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中欧日均贸易额超20亿欧元,但在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关键领域,贸易往来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中国对欧盟投资持续下滑,绿地投资成主流模式,中企在欧经营承压前行,营商环境评分连续五年下行。
欧盟的经济安全政策、《外国补贴法规》等给中企带来挑战,中企担忧数字领域泛政治化风险加剧,产业脱钩及标准分裂风险上升。中企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不利于双方产业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立法的出台也使中企合规成本大幅增加。
在中欧经贸合作方面,报告提到中欧在绿色经济领域合作成为新亮点,光伏、电池及储能解决方案等相关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中欧班列的货运量及货值高速增长,为双方经贸合作有力支撑。
中企在欧面临的营商环境问题,包括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及产业环境的挑战、人才短缺、基础设施环境的物流成本问题、科研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等。中企对欧盟市场的社会及文化环境也表达了关切,希望增进双方了解。
中企秉持长期主义,致力于深耕欧盟市场。中企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强与欧盟的合作,同时呼吁欧盟提供更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报告的发布旨在为中欧双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参考,助力中企更好地适应欧洲市场,推动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