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强调了信息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指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报告概述了2023年中国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赋能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报告指出,中国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鸿蒙、欧拉、龙蜥等国产操作系统装机量显著增长,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同时,中国的数据产量达到32.85ZB,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74万亿元,显示出数据资源的快速增长和质量提升。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5G基站总数达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此外,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综合水平稳居全球第二,提供算力服务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超过230EFLOPS。
数字经济方面,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左右。软件业务收入、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电信业务收入等均实现增长,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35万亿元。
报告还强调了信息化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作用。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信息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助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后,报告提出了2024年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包括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方面,以推动信息化创新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