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数字中国万里行暨算力经济中国行考察报告》深入探讨了算力经济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分析了“东数西算”工程的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了构建主权级基础大模型的战略意义。报告强调了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对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同时指出了算力经济在资源化、市场化、服务化、价值化、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特点。
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综述了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多个方面,包括智能驾驶、高校技术创新实践、智算产业软硬件适配生态建设、异构计算支持大计算场景、全栈数据中心理念落地、算力能源协同联动以及算力经济创新实践。行业应用篇特别关注了算力与数据驱动下智能驾驶的发展,分析了自动驾驶进入数据驱动3.0时代的特点,多模态大模型对技术变革的促进作用,以及智能算力赋能自动驾驶的前景。
技术演进篇讨论了多元算力交织的现状,包括CPU、GPU、DPU的发展,以及全栈数据中心理念的落地。产业联动篇则着重于算力与能源的协同,绿色节能创新实践,大模型助力算电协同创新,以及绿电应用探索实践。
报告还提出了对“东数西算”工程的一系列建议,包括建立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周边项目审核、引导和鼓励新型高端智算中心的建设等,以确保算力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报告强调了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化资源分配、更新课程内容、促进产教融合、加快企业导师引进等建议。
此外,报告详细介绍了多个高校和企业在算力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如北京大学的SCOW管理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的“交我算”平台、华南理工大学的液冷技术应用、中国农业大学的数字化应用实践、华中农业大学的异构计算方案、中国人民大学的“玉兰10B”大模型、北京理工大学的“墨子”大模型等。
最后,报告展望了算力经济的发展前景,强调了算力与电力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国家级算力网实验场的设想,以促进算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报告还提出了绿色化推动新型算力中心演进的观点,并通过案例展示了算力经济创新实践的成果。
来源:益企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