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结构图谱2023》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旨在通过科学结构图谱的形式,揭示科学研究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监测科学发展趋势。报告基于科睿唯安公司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分析了2016至2021年间的高被引论文,识别出1389个研究领域,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改进网络聚类及可视化算法,更细致地揭示了科学结构。
报告指出,科学研究结构总体稳定,但研究领域数量持续扩大,学科交叉融合现象日益明显。绿色、可持续研究成为全球热点,应用性牵引趋势明显,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广泛渗透。报告还特别提到了COVID-19大流行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多领域科学家积极响应,引发多个相关研究领域的出现。
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数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等五大领域,报告详细分析了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例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宇宙学与粒子物理、光学与凝聚态物理、先进材料、催化和电池与储能材料等研究领域均有显著进展。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关注了植物学、食品科学、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免疫与代谢调节、癌症研究等。信息科学与数学领域见证了人工智能、系统与控制、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学领域展示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则集中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政策等研究。
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及科技发达国家在科学结构图谱中的科研活跃度,中国在多个研究领域展现出优势,尤其在系统与控制、人工智能、能源与可持续工程等领域表现突出。同时,报告观察到中国在新兴热点研究领域和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中国科研活跃度显著,中国在部分领域已超过美国,显示了中国科研的快速增长和强大实力。
最后,报告探讨了国际科研合作态势,中国及科技发达国家的国际合著率有所增长,显示了国际合作的加强,尤其在生态学、植物学和地球科学等研究领域。报告通过科学资助情况分析,展示了中国政府资助的核心论文在科学结构图谱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中国政府在科研资助的广泛性和深度。
整体而言,《科学结构图谱2023》为理解全球科学研究的结构、趋势和动态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见解,对科研决策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