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在发言中表示:行业现在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汽车市场巨大,忧的是市场竞争也是异常激烈。
从今年3月的数据来看,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的同比增速只有0.3%,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4.8%,市占率达到了26.6%。对比,广阔的市场下还有可观的增量。
但是,从今年开始的降价风暴加剧了市场的"内卷",也让行业洗牌开始提速。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得不背上了"保市场份额"和"保生存利润"双重压力——"怎样才能把车卖的更好"成为企业家们最焦虑的话题。
首先,在特斯拉的带领下,大批新能源品牌不得不跟随友商采取优惠动作,否则市场份额就难以保住。早在2023年1月,特斯拉就吹响了降价的冲锋号,4月份又再次跳水。对比2022年10月特斯拉各车型在中国的价格,最高的降价幅度可达到4.8万元。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最严的国六A标准即将执行,大量国六B燃油车库存急需消化,所以燃油车品牌在3月也加入了价格混战。这次东风车系成为了领头羊,东风雪铁龙最高直降达到了9万元,"C6只卖12万"一度冲上热搜。新能源品牌也必须要考虑燃油车品牌降价的冲击。
据统计,3月份全国有40多个品牌、近百款车型加入了这场"保市场份额"的价格战。传统乘用车综合促销幅度达到12.9%,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3][4]其次,新能源汽车品牌可以降价来短期抢市场,但不能一直通过降价来长期做生意,因为大部分品牌并没有这个底气。2022年,特斯拉的毛利率为25.9%,净利率为15%,其他新能源品牌的毛利率大多位于10-20%,而净利率大多都是负的。伴随着2022年底补贴政策逐步取消,利润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截止今年2月,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只有3.2%,同比下降了42%。
来源:增长黑盒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内容涵盖但不限于(市面上有的基本都有):
1、互联网运营、新媒体、短视频、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等;
2、房地产、金融、券商、保险、私募等;
3、新技术(5G)、金融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类;
4、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麦肯锡、德勤等;
5、快消品、餐饮、教育、医疗、化妆品、旅游酒店、出行类等;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圣香智库社群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