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页|深圳市虚拟电厂建设潜力分析:空调和电动汽车

2025-02-27 其他报告

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极端气候频发,电力需求激增,电网面临巨大调节压力。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对实现双碳目标和提高电网平衡调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梳理了国际虚拟电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设经验,包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虚拟电厂、明确法律框架、建立多层级平衡机制、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推广智能设备与控制技术、实施多元化商业模式与激励措施以及电价激励等。这些经验为深圳市虚拟电厂的发展宝贵的参考。

深圳市在虚拟电厂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23年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接入容量约2650兆瓦,调节能力达560兆瓦。预计到2025年,全市将建成具备1000兆瓦级可调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并在2030年负荷调节能力达到1500兆瓦。深圳市虚拟电厂的政策支持、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发现深圳市在虚拟电厂建设发展方面具有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活跃度高、资源整合能力强、参与主体综合收益可观等优势,并且建设了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形成了全国可推广的管理模式。

重点分析了空调和电动汽车的调控响应潜力,对这两大领域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评估。在最佳情景下,2030年深圳市空调调节潜力可达4844兆瓦,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的16%,电动汽车调节潜力可达1859兆瓦,填谷能力达到低谷用电负荷的10%。在经济性评估方面,空调的响应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避免发电成本、减少碳排放成本及GDP损失方面,而电动汽车响应经济性主要以避免发电成本、减少碳排放成本、GDP损失及充电峰谷分时电价的差价优惠表现。最佳情景下,2030年,假设深圳市约65%居民户和51%工商业空调提供灵活性资源响应,单次响应可避免发电成本约在1608-6438万元之间,实现净经济效益284-5114万元,避免损失GDP1.78亿元,减少碳排放成本139万元;43%电动汽车提供灵活性资源响应,单次响应可避免发电成本约在644-2577万元之间,实现净经济效益114-2047万元,避免损失GDP0.71亿元,减少碳排放成本55万元。

深圳市虚拟电厂发展的建议,包括明确虚拟电厂定位、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监管体系、加快常态化市场机制建设、优化电价政策、政策激励与约束并举、全面提升需求侧参与积极性、探索多样化商业模式、提升虚拟电厂经济效益、加强用户宣传教育、推动用户侧资源整合与控制等。报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虚拟电厂、明确法律框架、建立多层级平衡机制、统一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推广智能设备、多元化商业模式与激励措施以及实施电价激励等助力全国虚拟电厂发展的建议。

来源:电力圆桌

欢迎加入圣香智库,下载所有精华报告。

1、请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2、知识星球用于圣香所有报告分享平台,加入后即可下载;
3、加入后免费提问、免费下载所有报告,无任何限制;
4、越早加入福利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