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内涵,即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具备较高智能化水平的机器人,具有拟人智能、类人形态和广泛适用三个特点。人形机器人按形态可分为轮式、半身足式和全能型,按功能可分为特种作业型、工业型、医疗型等。其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探索、集成发展、高动态发展和智能化发展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初步试水的关键时期。
在技术演进方面,人形机器人技术高度集成,从“大脑”、“小脑”到“肢体”多角度实现对人的模仿。整机加速发展,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如特斯拉的Optimus系列、波士顿动力的Atlas系列等。其中,“大脑”技术以大模型为核心,多技术路线并行探索;“小脑”加载人工智能技术,使运动方式更加拟人;“肢体”技术多技术融合发展,技术路线逐步收敛。
产业现状分析显示,人形机器人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市场规模巨大,潜在应用丰富,全面覆盖生产生活。产业链初步形成,正在持续优化发展,是近年融资热点,受到各界资本青睐。人形机器人的外溢效益明显,与多产业相互促进,但安全伦理问题也备受关注,需加强政策引导及规范预研。
报告对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分三个阶段推动商业化落地的建议。第一阶段(2024—2030年)通过政策牵引,挖掘高价值场景,定向开发并落地应用产品;第二阶段(2030—2035年)加快探索制造业相关的大规模应用场景,加速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第三阶段(2035年后)加强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服务业场景,最终走入千家万户。
来源:中国信通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