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专题报告》由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撰写,中国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历程、转型实践、机遇与挑战,并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中国“3060”双碳目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推动终端能效提升是关键路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行业作为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化推动全社会节能降碳的主力军。
报告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历程,从市场培育期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到快速增长期的政策赋能,再到稳步发展期的增速放缓,以及当前转型升级期的产业增速下滑。政策的大力引导与支持对我国节能降碳事业的推进及市场化节能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受补贴政策退坡、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行业发展出现波动,亟需注入新动力以推动可持续增长。
在行业实践方面,报告列举了包括能源站投资建设运营、能源托管、数智化节能服务等目前节能服务产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总结了综合能源服务业态的特点,以及其在建筑综合能源及工业绿色微电网等领域的典型做法。未来,集成多种能源供应与清洁利用,结合数智化的系统能效提升,为用户提供低碳高效、灵活智能的精细化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将成为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关键方向。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落实双碳战略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我国节能降碳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强化的能效约束、大规模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空间以及新型能源体系与能源市场建设,都为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造了再次腾飞的政策环境与市场条件。挑战方面,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的新兴业态在市场推广中存在部分体制机制、技术应用、市场动力等方面的束缚和制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政策支撑体系,支持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借鉴以往政策经验,加强用能单位监督管理,支持鼓励市场化节能降碳服务主体;健全完善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融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下的能源电力市场化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支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
来源:电力圆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