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撰写,元医院的发展背景、定义、内涵、国内外现状、技术体系、产业生态、典型应用场景、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形态正从传统的线下实体空间向线上虚拟空间扩展,形成了虚实融合的“元医院”。元医院以其强直观性、强交互性、强智能化和高开放性等特点,被视为未来医院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元医院的落地实践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在发展背景方面,政策驱动、不同医院的驱动力以及新兴技术的自发驱动是元医院建设的主要动因。政策层面,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运用元宇宙技术赋能医院建设。不同规模和定位的医院,如大型综合医院、研究型医院、教学型医院和基层医院,对元宇宙技术的需求和应用方向各有侧重。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元医院的建设技术支撑。
报告对元医院进行了定义,认为元医院是综合多种数字技术,将实体医院解构成数据,再数据构建出能与实体医院融通的虚拟空间,用户可借助设备进入其中,开展虚实融合的医疗相关活动。元医院与实体医院的主要区别在于开辟了线上三维虚拟空间医院,以及实现了真人、数字分身和机器人的互动。
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中,国外元宇宙相关技术起步较早,但没有专门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鼓励元医院建设。国外医院注重对元宇宙技术在医疗场景中的临床试验验证,而国外监管部门则主动应用虚实融合技术,推动产业主体积极性。国内元医院建设则处于政策开始发力、场景逐渐浮现、局部先行试水的早期探索阶段,政策对元宇宙相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给予了积极推广。
元医院的技术体系与产业生态,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汇聚层、知识抽取层、虚拟构建层、用户接入层、应用场景层、智能决策层和安全保障层等八个部分。每个层级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关键技术,共同构成了元医院的技术架构。
在典型应用场景方面,报告列举了元诊室、元手术室、元病房、元科研、元教学和元管理等六大类23个应用场景,并分析了每个场景的技术需求和应用现状。元诊室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提供诊疗空间,元手术室则是虚实融合的操作空间,元病房场景包括线上线下融合的疗愈空间等。
元医院面临的挑战,包括医院和厂商在元医院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如用户群体不明确、建设和运维投入高昂、用户培训成本高、运营管理难度大等。元医院建设的建议,如做好顶层规划、打造多技术融合的未来医院信息科、重视用户培训等,并展望了元医院建设的四大趋势,包括虚实一体运营管理、患者教育、医生执业资质认定和医生多元化能力培养。
来源:瑞金医院&中国信通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