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页|2024年汽车产业链协同减碳评价报告

2025-02-25 其他报告

2023年全球汽车产销量达9272万辆,中国产销量首破3000万辆居首,汽车行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显著。为应对挑战,IPE开展研究,开发汽车行业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量化评价51家中外企业气候行动进展。结果显示,中国车企加速向新能源转型,部分车企销量占比超20%,海外车企也承诺停售燃油车。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排放占比高,尤其高级别车辆钢铝材料碳排放更高,凸显绿色低碳制造重要性。

 

新能源车企在供应链碳排放测算披露、目标设定等方面得分低于传统车企,海外车企在设定范围3碳中和目标等方面起步早。但中国车企如吉利、长安等开始设定供应链减排目标,理想、小鹏等披露钢铁和铝材减排试点。

 

协同减碳的挑战,如实测数据获取难、低碳排放钢铝定义共识未达成、再生材料资源有限等。识别了机遇,如中国可再生能源扩展、双碳政策落地、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学和因子库建设加紧等。

 

车企准确判断低碳趋势,发挥龙头影响力,提升数据测算披露准确性,科学设定供应链减排目标,将减排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引导上下游协同制定低碳排放钢铝标准,带动产业链扩大低碳材料、技术开发与供给规模,关注产品生命周期末端处置碳排放,开展多元合作。

 

建议金融机构支持低碳投融资机制,引导融资企业提升碳信息披露水平,开展可持续金融创新研究。主管部门应加速排放热点环节进入碳市场,建立国际互认信息披露规则,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关注原材料隐含碳,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

 

附录部分列出了中国政府发布的汽车行业、钢铁行业、铝业降碳减污相关政策,以及部分车企生产的汽油车和纯电动车整车碳足迹、钢铝碳排放均值,和汽车行业CATI指数指标体系与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体系对标内容。

来源: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知识星球.jpg

欢迎加入圣香智库,下载所有精华报告。

1、请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2、知识星球用于圣香所有报告分享平台,加入后即可下载;
3、加入后免费提问、免费下载所有报告,无任何限制;
4、越早加入福利越多。